春節是中國最隆重的節日,沒有之一。   除舊布新,逛街購物,走親訪友,娛樂休閑,這幾個關鍵詞,幾乎可以概括中國人春節期間的生活模式。   萬千游子朝著家的方向奔赴而去,平時疏于聯絡的親友也趁著節日聯絡近況,加深感情。   但是近幾年來,“年味越來越淡”的感覺總讓人欲說還休。物質越是豐盛,越掩蓋不了精神的荒蕪;越是熱鬧的地方,總會藏著一些不為人知的寥落。   春節怎樣過,才算有意義、有意思呢?讓我們一起來盤點。   回望:   每一個人都應該回望過去的一年,感恩給予我們幫助的親人、朋友,感恩來自陌生人的善良。   我們也要感謝自己,生活就像變幻莫測的天氣一樣,說不準什么時候,陰霾突然籠罩。   我們常常會陷入焦灼與無力,那些壞情緒有的來自外人,有的來源于自身。我們要感謝自己,總是默默堅持,從未放棄對美好的向往。   我們要感謝自己,無心計較那些背后的誤解,總是與人為善,努力做好分內的事情。因為自己的堅守,這一年,工作干得還不錯,孩子的學習沒有跑偏。   分擔:   過年是很累人的,特別是家庭主婦,過個年類似于和各種家務打了場持久戰。   除了平時的一地雞毛,最難對付的是家里來了客人的杯盤狼藉,各種瑣碎的忙碌,怎一個“累”字了得。   就拿遠香來說吧,年底回到老家,除了出門兒,都是隨便地挽著頭發,半舊的羽絨服、板兒鞋就是我假期的標配。   除夕那天,一個懶覺起床,精神還是杠杠的,我發揮著超強的統籌能力,就像一只勤勞的小蜜蜂。   爐火不旺了趕緊加煤炭,婆婆切好了肉趕緊洗砧板,看見菜擇好了趕緊上井臺,椅子沒抹趕緊拿抹布,等一家子吃好了年夜飯,和大姐一起洗好碗,已經累成狗。   沒有強大的心理支撐,真的很容易對沒完沒了的家務心生厭倦,有時候真有一種把碗砸掉的沖動。   所以啊,如果你是丈夫,請和妻子一起分擔;如果你是兒女,請和母親一起分擔。家人疼不疼你,真的是過個年就知道了。   節制:   說實話,春節不放縱一下,似乎就是過了一個假年。   但海吃大喝的時候,請呵護好我們的胃;徹夜狂歡的時候,請呵護我們的身體。   早上,一碗玉米粥、一個粗糧饅頭、幾顆紅棗、一個雞蛋,就是我眼中的完美早餐。有人總喜歡這樣,過年不加節制,等胖了再嚷嚷著減肥。   至于娛樂,如果能在熱鬧之余,一個人放空自己,安靜下來,看看書聽聽音樂,或者去散散步,也不失為一些不花錢卻能讓身心愉悅的休閑。   如果家里有正在求學的孩子,那就更加要及時收心,千萬警惕那種離開電視摸手機、天天日上三竿起的混日子模式。   及早地檢查作業,及早地形成好的作息,免得開學人仰馬翻。   展望:   春節假期已經接近了尾聲,還有為數不多的幾天,上學的上學,上班的上班,生活將步入正軌。   新的一年,我們要踏上新的征程。   每一個行業的人們,都積攢著最樸素的愿望,那就是借著自己踏踏實實的勞動,換來一份平安,紅火的日子。   對絕大部分的人來說,2019年的日子依然是忙忙碌碌的,因為天上掉不下餡兒餅。   但我們都要記住,“我們最需要準備的,不是昂貴的茶,而是喝茶的心情”。名利無窮無盡,可健康、美好的你,只有一個。   所以,大家在2019年,記得奮斗,更要記得珍重!   原創: 遠香隨筆 +10我喜歡

人生難免遺憾,面對遺憾我們要有什么樣的態度?是在遺憾中繼續過活,還是從遺憾中尋找彌補之道?你的選擇將決定你以后人生的發展方向。   十年苦讀,名落孫山;夢想成家,卻是泡影;千里尋親,失之交臂;心儀女友,為他人妻……總之,你想要到達的目標,雖付出了很多,卻因為某種原因而達不到,不僅自己會感傷、沮喪,別人也會為你唏噓、惋惜。   但人生是重過程的。學業與事業雖未如愿,然而那刻苦追求的精神,就難能可貴。親情和愛情雖一時缺失,然而那執著的純真卻感天動地 。湖南電視臺《尋情記》曾播出這樣一個故事:一何姓老人因為在上世紀60年代被錯打成反革命,為了不連累相愛多年的戀人,便毅然決然地同她斷絕了關系。隨后,他的戀人在寫給他的復信中便有這樣一句話:我這一生最大的遺憾,就是看錯了人!她的意思是,她本來要與他患難與共的,哪怕他是反革命!而他竟然要同自己分手,沒想到他原來是個不了解她的人!既然如此,她也只有同他分手。   愛,本來是互相吸引的磁石。可是在這里,這種對對方無私的癡情卻不但不能使他們走到一起,反而成了他們互相排斥的催化劑。這不能不令人深為遺憾。然而這種排斥造成的遺憾所凸現的超乎尋常的真愛又是感人至深震撼人心的。   遺憾是人在追求真善美的過程中的一道風景,它猶如斷臂維納斯的殘缺美(眾所周知,殘缺美仍屬于美的范疇)。因此,它是可供觀賞和咀嚼的。因為觀賞,讓旁人感受到了美;因為咀嚼,當事人品嘗到了美的內涵。盡管這種觀賞咀嚼帶有某些凄美的況味。   文學即人學。文學對遺憾這一人生主題便有藝術的經典的詮釋。德拉和杰姆(《麥琪的禮物》中的兩位主人公)這一對情深意篤的貧窮夫婦,為了在圣誕節給自己摯愛的人送上一份珍貴禮物,德拉將自己心愛的長發賣了給杰姆買了一條白金表鏈。而杰姆把自己心愛的金表賣了給德拉買了純玳瑁做的全套發梳。他們各自在得到夢寐以求的物品的同時,又失去了原有的心愛之物,令人遺憾不已。但透過這一遺憾,又讓人感動:他們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多地得到了對方對自己那一片深厚的純真的愛。浮士德在經過一生不懈地追求至死也未能看到自己理想的實現,這不能不說是他的終生遺憾。歌德塑造浮士德這一文學形象顯然就是要用這遺憾來反映人類在追求真理的過程中那種悲壯的美。(美文精選網:www.meiwenjx.com)   不僅如此,文學本身也有遺憾,甚至有因這遺憾其美會愈益光彩奪目的。曹雪芹創作的《紅樓夢》只有前80回,故事不完整,留下的遺憾令世人扼腕痛惜。然而又因為它的不完整,卻生出一個曠古未有的“紅學”來。“紅學”對《紅樓夢》研究了近百年,索隱派說它是康雍乾王朝政治的藝術再現。考據派說它是曹雪芹本人自傳的文學描繪。兩軍對陣,硝煙彌漫不亞于真刀真槍的戰場。新索隱派的代表劉心武先生在央視所作的《揭秘紅樓夢》,更是把兩派論戰推到了極致。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無論誰輸誰贏(似也不可能分出誰輸誰贏),卻都從一個方面揭示出《紅樓夢》80回文本獨特的藝術美。而這種美,便是因為文本的殘缺被“紅學”家們挖掘拓展出來的。是文本的殘缺為人們提供了研究聯想的廣大空間。假若曹雪芹的文本是完整無缺的,沒有這個遺憾,不要說不會有“紅學”,即使有,恐怕也不能挖出這么多寶藏吧?   西方有位心理學家叫契可尼的做了一個試驗,發現許多人對已完成了的已有結果的事情很容易忘記,而對中斷了的沒有完成的沒有達到目標的事情倒總是難以忘懷。這種現象被稱之為“契可尼效應”。在我看來,所謂“契可尼效應”,同我們漢語所說的遺憾意思庶幾相近。所謂遺憾,是出于美的動機雖經努力而由于種種原因導致事情不如意。因此,不是所有的遺憾都具有這種美。方鴻漸說的“從前人不中進士隨你官做得多么大總抱著遺憾”的“遺憾”(錢鐘書《圍城》)是對虛榮的諷刺。龍應臺對自己生為女性的“遺憾”(龍應臺《自白》),那只是對人對己的一種調侃。國際上的外交和人際間的社交,那種交往辭令上的“遺憾”,它要么是對自身應負責任進行掩飾的遁辭,要么是對對方表示不滿或抗議的婉語。至于貪贓不成,偷竊未遂,奸淫失敗,從這些貪官竊賊強奸犯口中出來的“遺憾”,那更與“遺憾”風馬牛不相及,因為那是對“遺憾”的莫大褻瀆。   分清什么是遺憾,發掘出遺憾美的品格,我們就能得到一個新的視角,看到一片新的天地:它不再是失去,而是一種獲得。它不再是消極的后果,而是一種激勵人奮發向上的動因了。 +10我喜歡

小小說 四月初四   文/家養的土拔鼠     “等到四月初四就好了。”這是老林頭最喜歡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我至今都不知道“四月初四”是個什么意思,只是每每碰上不如意的時候,老林頭總會吸一口悶煙,說:“等到四月初四就好了。” 我也曾問過總跟老林頭在一起的老張頭,恭敬地遞上一支煙后,老張頭深吸一口:“老林他還在說四月初四啊。唉!他也真是挺不容易的。”而之后,不管我怎么問,老張頭都只是擺擺手,不再說話。       三月十六 說起來,我已經三天沒見過老林頭了,聽說是因為前些日子吃撿來的過期罐頭吃壞了肚子,恰好我手里還有些節余,便買了店里的大面包拿著去看他。老林頭的窩棚在市東頭的一處爛尾樓里,很多人都勸他換個地方,這種在風雨中搖搖晃晃的爛尾樓實在是太危險了,但老林頭卻一直很固執地住在這里。后來我才知道,老林頭當年也湊了幾萬塊錢,本想買個住的地方,但是交了錢,樓卻爛了尾,因為開發商卷款跑路了。而老林頭現在住的,就是他當年被坑了錢的地方。 我走進樓里看了看,昨天剛下過雨,樓里潮氣格外重,這樣的地方住久了怕是會得病吧?不過我住的地方也好不到哪里去。我微微嘆了口氣,找到了老林頭住的窩棚。老林頭躺在窩棚里,臉色蒼白,手還捂著肚子,看著明顯蒼老了不少。看著眼前白發蒼蒼的老林頭,誰能想得到他今年還不到五十歲?而我看著他,似乎看到了我的未來。 老林頭醒轉過來,看見我,就掙扎著想要起來。我連忙扶住他,順便遞上帶來的面包:“這是在店里買的,剛買的,你好幾天沒吃飯了吧?”老林頭沉默片刻,終于接了過去,只是不斷地說著謝謝,過幾天就還我之類的話。 我在老林頭的窩棚里沒坐多久便離開了,像我們這樣的人,注定了終日要為果腹而奔波忙碌不停。         三月十九 我跟老林頭結伴從垃圾場那邊過來,正看到幾個年輕的小混混,穿著破洞的牛仔褲,叼著煙,吊兒郎當地走了過來。其中一個我認識,他見到我愣了愣神,忽然爆笑起來:“喲,撿破爛的。”我低下頭,沒有反駁,加快步伐想要走過去,他的聲音卻忽然停住了,也低著頭,快步與我們擦身而過。 又走了幾步,我才發現身邊的老林頭渾身顫抖。我并沒有問什么,只是沉默地陪著老林頭一直走著,直到晚上,老林頭都未曾說一句話。 后來偶然間在跟別人聊天的時候,我才了解到,那天看到的那個小混混是老林頭的兒子。他十八歲那年就離開了老林頭身邊,到現在老林頭都不知道他的兒子吃在哪、住在哪。偶爾晚上回到窩棚時,老林頭會發現自己放錢的地方被人翻過了,錢都沒有了,然而每一次他依舊會把錢放在同樣的地方。       三月二十七 我已經好幾天沒見老林頭了,前些日子他明明已經好了。問老張頭他們,老張頭只是搖搖頭,嘆了口氣,不說話。 “錢呢?死老頭!你怎么不出去弄錢?”我剛一走進爛尾樓,就聽到了這樣的聲音,而后就看到怒氣沖沖的小混混走了出來,見到我后他愣了愣神,便快速走了出去。 我走進窩棚,一眼就看到了坐在地上的老林頭,面色蒼白、嘴唇干裂,一頭白發也亂蓬蓬的。 “有水嗎?”老林頭的語氣有些虛弱。我拿出身上一直帶著的水瓶遞給他,他咕嘟咕嘟地喝了好幾口,而后長長嘆了一口氣:“不孝子出丑了。” “搬走吧,別住這里了。”我蹲下來認真地看著老林頭說道。 “不行啊,我離開這里,他就找不到我了。他在外面欠了債,我得趕緊想辦法幫他還上。” 我心頭忽然冒出一股無名怒火,霍地站了起來:“你還惦記著他干嘛,他這種混蛋讓他去死好了!” “不行啊,再怎么說他也是我兒子,不管怎樣我還是得救他啊。”老林頭說完就仰起頭不再說話。 我憤憤地轉過身,離開了老林頭的窩棚。 “等到四月初四就好了。”老林頭低低的聲音從我背后傳來。         四月初一 就在昨天,山城迎來了有史以來最大的暴風雨。暴風雨過后,我走出蝸居的地方,看著滿是泥濘的街道,摸了摸癟癟的肚子,決定還是出去走一走,畢竟我已經兩天沒有好好吃東西了。 走在街上,遇到了一些同伴,也了解到有幾個老頭子沒能挺過這場暴雨,但我沒有說什么,因為彼此之間都清楚這是很正常的。彼時的我還在想,不知道獨居在爛尾樓里的老林頭怎么樣了? 今天一天我都未能見到老林頭,我想了很久,最終還是決定去看看。剛一走進爛尾樓,就看見老林頭拄著根木棍一拐一拐地走進來,我連忙上前扶他到窩棚里坐下:“怎么搞的?” “前兩天出去想撿點東西,不小心摔的。” “你瘋了?”我瞪大了眼睛,“前兩天的雨多大啊,你不要命了?” “我得替兒子還高利貸啊。”老林頭嘟嘟囔囔地說了許久,看見我的臉色不太對勁才停了下來,傻傻地沖我笑著:“我也攢了一些了,等到四月初四就好了。兒子說了,這次錢還上以后,就正兒八經地找個工作,不混社會了。” 我看著滿臉笑容的老林頭,終是沒忍心再說什么,轉身離開了。       四月初四 一大早,老林頭就一拐一拐地來把我叫醒,臉上是藏不住的興奮:“走走走,帶你去個好地方。” 我和老林頭坐在人民公園的草地上,我仰頭看著天空問道:“老林頭,這就是你說的大垃圾場?” 老林頭低著頭,一副失魂落魄的樣子:“不對啊,這里明明是個大垃圾場啊,哪里錯了?從前每一年的四月初四這里就會對外開放,每年每年我都來這里拾荒。” 我拍了拍老林頭的肩膀:“許是市政規劃拆了吧。走吧,我送你回去。正好我那里干糧還夠,給你分上點兒。” 我扶著老林頭一拐一拐地回到了爛尾樓,又安慰了他一陣子,我才出來,打算四處走一走,看有沒有什么收獲。剛走出爛尾樓,我就看到了那個小混混,明顯是喝了酒,一搖三晃地朝爛尾樓走去。我正想上前跟他說點兒什么,背后忽然響起了轟隆隆的聲音。 我回頭一看,發現爛尾樓坍塌了。小混混的反映比我還快,沖到廢墟邊上嗚嗚大哭了起來:“老頭子,你說今天給我錢的。你快出來,拿錢給我啊!不然,明天他們就要砍我的胳膊了,老頭子,你快出來啊,快點……” 小混混的酒完全醒了,哭得聲嘶力竭。我走上去,一拳將他打倒在地,這才止住了他的哭聲,而后我連忙找人幫忙打了120電話。 老林頭被挖出來時已經是六個小時以后了,滿臉是血,早已經停止了呼吸,醫生說他早在爛尾樓崩塌時就被砸死了。 我和老張頭把老林頭的骨灰從火葬場取回來,想了很久,最終還是灑在了城郊的一座小山包上,而他的兒子早已不知所蹤。         六月初八 我拾荒的時候在街上見到了老林頭的兒子,失去雙臂的他跪在商場門口,一臉渴望地看著過往的人群 ,偶爾會有善良的人路過,拋下一點兒施舍。 個人簡介   家養的土撥鼠:本名郝旭,熱愛文字,喜歡看書,寫文隨心隨性,不拘泥于一格。 +10我喜歡

上學放學那條路上留下了我們的腳印,灑下了一言不合就開打然后哭了的眼淚,看著路人不小心騎著車子摔倒我們笑的前仰后翻。   那時,和杏兒三天大吵一次,兩天小冷戰一回,你不理我,我也才不理你呢,周末兩個人倒是又混在一起了。   倆人傲嬌的要死,天天為了你有一塊藍色的橡皮我沒有而急了眼,你和我不喜歡的女生說了話而吃醋然后不理你。   上廁所而沒有陪著而絕交幾小時,你有小紅花我沒有而眼紅,放學路上盡管不說話,兩個人卻只在兩米內的距離間一前一后的走著,到了拐角處,卻轉過頭來冷冷的說一句明天早上來叫我一塊走。    小時候真的好天真,很傻卻又傻的可愛,終究是個小孩子啊,內心豐富的很,好奇心還強,又是使勁的想著法子干壞事。    幼兒園的時候下課了,好幾個女生一塊挑釁男孩們,然后各種在長滿雜草的操場上跑,男孩們在后面追,追到了就愛揪我們的小辮子。   一幫小女生就是一支隊伍,找老師告狀,哭著喊著說男生們揪我們小辮子,最后看著男生們被罰站了我們才開心的在一旁向他們吐舌頭。        杏兒,你還能想起我們的小時候嗎,曾經在幼兒園的時候,每天日子過得那叫一個有意思。無時無刻都在笑,我們不僅很傻很天真,而且也有一些在那個年紀該有的小迷茫,小糾結。   我們每次都在為期末考試的成績擔憂的要死,這好像是我,因為杏兒是那種,成績好的要死的人,這些對她來說小意思。   這樣看來,我終于知道了我小學成績為啥沒那貨好了,可能,可能我這種人就是輸在起跑線而贏在終點的人,大言不慚,開玩笑開玩笑,別當真別當真。    13年前,在那個溫馨而又和諧的鄉村里,有一所小學叫:上十三戶小學,清楚的記得校門上面是: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校門兩邊是:平平安安上學來,開開心心回家去。   在那鄉間的小路上每天都可以看到一群小朋友排著隊手拉著手,整齊的從校門里走出來,然后突然亂成一團。   三四個成推,七八個成群,占據了整個小石子路,你追我趕,說的可愛點就是,從圈里放出來的一群小綿羊,圈里有媽媽管著,出了圈誰還認識誰?   我們各種追著跑,然后追的人摔到了,一群人笑一路。可是最終風帶走了他們甜美的笑聲,雨沖刷掉了他們被別人欺負了之后留下的眼淚,日落西山讓他們加快了小步伐著急的回家,每天的日出都讓他們往前走了一步,年數月數不經意間讓他們長大了一歲………         第一次排著隊和二三四五六年級的小哥哥小姐姐們一樣去操場參加什么開學典禮,頒獎的時候,突然聽到一個老師在講臺上喊,聽到名字的同學上臺領獎,一年級三好學生:xxx,杏兒,xxx。   第一次參加這種活動,完全搞不懂什么意思,內心一萬個問好,杏兒怎么上臺了?只見她面容泛著紅暈不自然的站在哪兒,之后當看到老師發給杏兒耀眼的獎狀時,才知道原來杏兒得獎了。   內心:行啊你,平時我玩的時候你也在玩,怎么拿獎狀的時候不有福同享帶著我上臺領獎呢?     一年級下冊的暑假,杏兒因為家里面的原因,她爸爸媽媽要外出打工,沒人照顧她,于是就跟著爸爸媽媽走了,隨即轉學。   那個暑假很無聊,沒有歡笑和打鬧,也沒有爭吵和冷戰。杏兒不在,我也變的沒有那么鬧騰,好像那個暑假的日子我過了一種那個年紀不該有的平靜無趣的假期。       那個暑假,我沒有再和杏兒偷偷瞞著媽媽跑出去,挑戰柳樹條子的收拾。   沒有再假裝熟睡還扯著呼嚕聲等媽媽睡熟后,偷偷從她后面躡手躡腳的下床然后和杏兒頂著頭頂的烈日在冰涼的河水里光著腳丫互相潑水弄的渾身濕透。   沒有在小賣部門前的小板凳上和杏兒坐著吃小零食………等快要開學的幾天,我開始為沒寫完作業就不能領到書然后不能上學的事情而苦惱,然后寫著那些一行行讓我討厭的aaa,ooo,eee到111,222,333……        終于還是開學了,媽媽帶著我依舊走在鄉間的石子路上去學校報道,領書,然后開始二年級的學習生活。   學校里的一切已經是那么的熟悉,可是身邊少了杏兒心里又是那么難過與失落,我把這一份不舍與不甘小心翼翼的想要埋藏在心里,然后默默的去想念杏兒,可是滿臉難過的表情卻先出賣了我。   是的,媽媽看出來了。雖然我有時候因為把杏兒打哭挨了好幾十下柳樹條子的抽打時恨不得杏兒一秒鐘就消失掉,可是等到杏兒離開我的第一天我卻渾身難受。   即使知道杏兒已經走了,家里沒有人了,可我卻還是在她離開我的第一天里跑去她家門口看了好多次,即使第一次去看時門外面已經是把冰冷的鎖了。    以前杏兒還在的時候,每天清晨的早上我都會坐在家里等杏兒,直到聽到她在我家門口大聲的喊我的名字,我才一屁股坐起來背著書包就往外面跑。   有時候還故意調皮的不出去,從窗戶沿邊看著她在門口喊我名字時候的猥瑣表情,我在屋里笑的前仰后翻。       二年級剛開始的上學日我依舊在家里坐好久,覺得杏兒會來叫我,直到媽媽開始嚇我,再不去學校就要遲到了。   過了幾天才開始慢慢接受,哇,杏兒確實走了,去了別的地方上學了,以后再也聽不到她在門口賣命的喊我………   過了幾個星期,終于習慣了,每天一個人小小的身影孤零零的涌入小學生的人潮中,沒有一個人看出我心里的失落與孤單,上學如此,下學也如此。   可能那時候因為杏兒是從小的玩伴,和她玩慣了,所以總覺得別的小朋友沒有杏兒好,然后有些不合群。   終于收斂了一些平日里的霸道,因為不是每個人都能像杏兒一樣,可以忍受我的欺負和胡鬧。    杏兒不在的學校,怎么好像變的不那么讓我喜歡了?杏兒不在的教室里,怎么再看不到我追著小伙伴跑了?杏兒不在的課間,怎么再不著急的等著下課了?   媽媽告訴我,杏兒走了之后,我每天回來似乎變的乖了一些,不再像以前那樣放下書包就跑的見不到人影了,而是每天回來開始寫作業了。   當時媽媽心里還挺開心的,心里還暗自偷偷開心:杏兒走了也好,沒個人一塊鬧了,這丫頭終于有個樣子了。       一個星期五天上學日,兩天周末,一天六節課,早上四節課,下午兩節課,日子一天天的過去,終于算是習慣了沒有杏兒的日子,每天去學校的路上時身邊多了個和我一樣嬌小的小身影。   新認識了小伙伴,下課也沒有坐在教室里了,又開始像杏兒在的時候那樣下課跑著追著玩了。   但有時候心里還會止不住的想杏兒,她在新學校是不是過得開心?有沒有想我?被別人欺負了沒有?就這樣,盡管這學期里缺少了杏兒的陪伴,少了在回家的路上胡鬧淘氣的樣子,少了兩個看別人笑話的時候笑的快要摔倒的身影,但還是一學期過去了。   年幼的我,可能還不懂什么叫分離什么叫分別,也不知道沒有哪個人是可以陪你很久很久,誰離開了誰都還是要繼續過生活的道理。   直到長大后才明白,有人上車,有人就會下車。   直到長大后也才真正學會,平靜的去接受別人的選擇,感恩所有的遇見和陪伴。       作者 任小壞 +10我喜歡


蘇雅萍的開箱推薦文天地陳秀貞的推薦清單黃詩郁的評價心得黃星茜的推薦評比清單57849
林彥祥的推薦評比好物 蔡純琪周年慶優惠12689 在自己的世界,欣賞自己的故事 (2)蔡玉萍的推薦清單25566 劉士丹的購物開箱清單74411 沉默是一種委屈 (2) (3)朱燕福的必買購物清單 陳筱樺特賣會情報68572 閱讀是一輩子的享受 (2) (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搶買商品大特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